沪上首席人民调解员还静:基层群众工作 永远不会停止

作者:杨天弘 来源:解放网
2017-08-28 04:15:24
分享

原标题:“基层群众工作,永远不会停止”

沪上首席人民调解员还静:基层群众工作 永远不会停止

  退休后的还静(中)继续在新岗位上发光发热 /采访对象供图

“你们是双胞胎兄弟,互相想什么对方都应该知道,心平气和坐下来好好谈不行吗?”23日上午,阳光很烈,汗水早已渗透T恤,可在东新村四期北块房屋征收基地的会议室里,一对双胞胎兄弟依旧吵得激烈。61岁的还静来到上班点,还没来得及放下手中的包,便冲进了会议室叫停了争吵。洪亮的声音果断又强势,仿佛一名严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在退休之前,还静就是一位教师,拥有35年教龄,荣获上海市先进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2009年开始,她还身兼普陀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一职。2011年退休后,她选择再度上岗。5年来,积极参与区司法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90余件。如今的还静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还是上海市的首席人民调解员,但大伙还是喜欢叫她“还老师”。

“为工作而生,不想停歇”

从1976年开始,还静做过小学教师、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乃至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在教育的领域,一做就是35年。她一直认为,老师除了传授文化知识,还担负着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重担。而这些年来,还静也确实把言教与身教深深地结合在了一起。

所谓助人为乐,是还静和爱人一直在做的事情。这点,他们的邻居最有发言权。小区里谁家的家用电器发生故障,都会找“还老师”爱人帮助修理;哪个小朋友功课不会,也会跑来问“还老师”; 谁家心里不快,更会找“还老师”倾诉调节。

临近退休前三年,受家人政法工作的影响,以及自己法律专业的出身,她自愿报名成为普陀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前后累计参与了近200期陪审活动。

还静自嘲说:“自己似乎就是为工作而生的,不想停歇,总想做点什么。”2011年退休后,不甘寂寞的她,向石泉司法所报名要求当调解员,不久她被安排在普陀区诉调对接中心跟班学习,两个月后真正当上了石泉路街道人民调解员。虽说协调的都是社区邻里纠纷及家庭矛盾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还静依旧忙得不亦乐乎。光2015、2016两年间,她就接受咨询、参与调解了200多个案例,制作人民调解书180多份。

从根源入手彻底解决矛盾

“其实调解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但要以法律为底线。”这是还静对自己目前工作的阐释。她说得很简单,但做起来很是繁琐。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她还不断进修、学习人民调解原则、技巧以及程序等业务技能。

还记得刚上岗那会儿,还静就碰到了所在地区旧改征收。征收补偿纠纷整日不断,还静和街道的其他调解员开始了朝九晚九,每周5+2的连轴超负荷工作。与还静之前处理的邻里关系、家庭纠纷等问题不同,旧改征收的矛盾是最复杂的,其中家庭矛盾中涉及到经济利益,在金钱面前常常六亲不认。

周老伯家的纠纷让还静印象最深。“调解长达一个多月。”还静回忆道,周老伯与大儿子一家之前就有过冲突,甚至捅过大儿子数刀,造成父子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得知周老伯的私房要开始征收,这几十年的矛盾又开始激化。

为了彻底解决矛盾,还静想到了从源头找起的方法。调查之后得知,原来父子矛盾源于周老伯娶了个老伴,一个比他小20多岁,还比大儿媳小1岁的江苏籍女子。但是,还静走访了居委会以及周围的邻居了解到,这个女子老实又本分,不图周老伯任何东西,在处理征收问题时,她也是什么都不要。

了解事情真相之后,还静的调节就有了方向。借这次房屋征收的机会,她一次次与父子俩促膝畅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劝导他们念及亲情、换位思考,终于使这对冤家父子握手言和。事后,周老伯感激地说:“调解员老师真有水平,把我们几十年的恩怨都给化解了。”

其实,像周老伯这样的家庭矛盾数不胜数。5年来的调解员生涯,还静感慨万千,为此,她还创作了一首《人民调解员之歌》:“……我是人民调解员,筑牢防线是使命。”她说,基层群众工作,永远不会停止。退休的她还将继续在新岗位上发光发热。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