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申城高温天已达12个 记录忙碌身影中一群特别的劳动者

作者:陈玺撼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7-19 04:47:44
分享

原标题:今夏申城高温天已达12个,在各行各业忙碌的身影中有这么一群特别的劳动者 这些工种鲜为人知,艰辛“颠覆”常人想象

今夏申城高温天已达12个 记录忙碌身影中一群特别的劳动者

今夏申城高温天已达12个 记录忙碌身影中一群特别的劳动者

今夏申城高温天已达12个 记录忙碌身影中一群特别的劳动者

出梅以后,申城跑步进入盛夏。昨天10时25分,上海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12时51分,中心城区(徐家汇站)最高气温达到37.6℃。截至昨天,今年7月申城已发出七个高温橙色预警,今年35℃以上高温天数累计达到12个。

高温之下,申城各行业劳动者坚守岗位,为整座城市的正常运营默默奉献。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忙碌的劳动者中,有一群特别的劳动者,他们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为人熟知,有的甚至“颠覆”常人想象。但因为有了他们,整座城市的管理更加细致、运营更为安全。

“另类”潜水员:

深入雨水进水闸门下黑暗中冒险清理垃圾

说起潜水员,很多人脑海里跳出的是这样一个场景:蓝天白云下,潜水员穿戴整齐,从船上纵身跃入碧海,等待他们的,是瑰丽的水下美景、各色海洋生物,还有那神秘的沉船和宝藏……可在上海,却有这样一批潜水员,他们工作的地方,没有碧海蓝天,只有昏暗、恶臭,还有如影随形的危险。

整套潜水装备重100公斤

7月14日,申城中心城区最高气温39.7℃,刷新66年来同日气温最高值。上午10时,秦皇岛路上的大连泵站被晒得滚烫。“泵站雨水进水闸门被不明物堵住,需人工清障!”45岁的潜水员姜桂章接到清障任务,立即投入作业。

头顶烈日,姜桂章穿上棉衣。他的脚边,放着一件特制的连体潜水衣和一双笨重的铜鞋,等他穿好棉衣后套上。约5分钟,姜桂章已全身湿透。趁着他擦汗间隙,两个帮手一左一右,用工具拧紧潜水衣领口防水条上的螺帽,再系紧连接潜水衣的两条“命脉”——保险绳索和空气输送管,最后盖上潜水帽。

事后,记者得知,算上脖子上挂的30多斤铅饼,姜桂章穿的整套潜水装备将近100公斤,比他体重还要重20多公斤,“就好像被两个大人压在身上,泡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热水池里。”只有加到这个重量,才能使潜水员顺利沉入水中,并在水流的冲击下稳住重心。

在同伴搀扶下,姜桂章挪到1号雨水进水闸门上方的入口,顺着阳光往下望去,紧闭的闸门外形成一个污水池,上面漂浮着各种垃圾,散发出类似臭鸡蛋的味道,而这正是姜桂章要潜入的地方。顺着扶梯,姜桂章几乎是一步一停地往下挪,约两分钟后,潜水帽彻底被污水淹没。

虽说是“雨水进水闸门”,但有些雨水在径流的过程中,会夹带一些垃圾,并不干净,还有些雨水因为上游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混接等问题,已经和污水没有区别,闸门底部的槽口时常被污水带来的垃圾堵塞,不及时清理,闸门不能开关,到了汛期需要开闸排水的时候就麻烦了。

“粪便、动物尸体、油块、箩筐、塑料袋……污水里面什么都有!”姜桂章说,往年汛期最忙碌的时候,一天下水2小时,可以捞出1吨甚至2吨垃圾。多亏自己年轻时在乡下务农,吃得了苦,否则这种工作环境,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

在黑暗水下会丧失空间感

面对垃圾,毕竟穿着潜水服,心理上的不适过段时间就好了,姜桂章觉得水下的黑暗更有挑战。“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会丧失空间感,没有经验积累,风险很大。”他说,由于不知道什么垃圾卡住闸门的槽口,也不知卡住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只能顺着闸门慢慢往下徒手摸索。有时用力过猛,碰上钢筋、刀片等尖锐物品,轻则扎痛,重则有破坏潜水服、保险绳索和空气输送管这样的致命危险。

黑暗中,空间越小,危险系数越高。姜桂章对于一些“极端”的疏通任务记忆犹新。一些下水管道只有1米多粗,有的连1米都不到,管内留有难以清理的障碍物,即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冲吸车等养护疏通设备都难以解决,只能依靠一名潜水员孤军深入。一旦发生意外,比如管道里水压失衡被冲走或卡在管道中,外人很难及时救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姜桂章在管道内作业,记者在地面焦急等候。半小时后,姜桂章终于上来了!“还好,问题不是很复杂,是常见的塑料袋、水草等杂质堵了管道和闸门,已经搞定!”姜桂章脸上露出了笑容,记者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而这样的作业,姜桂章平均每年要实施200多次。

这么苦,这么危险,为什么还能坚持20多年?姜桂章也说不出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回答很朴实:“我们不干,谁来干?”

记者从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上海从事市政排水管道潜水作业的潜水员,除必须具备潜水员资质证书外,从事潜水作业的单位必须通过全市排水行业管理部门潜水作业基本条件认定,每年进行审核。由于相关要求非常严格,目前上海有潜水资质的专业作业人员仅100多名,且从业者平均年龄较大。

高空“抱管人”:

9米高空夜浇混凝土双手抱住高温管身

暮色降临,金海水厂二期工程9米高的脚手架上,黄和武缓慢移动,手中15厘米粗的管子晃得厉害,如同野兽随时要挣开他的手,这样的姿势他已经维持了近1个小时。管身缠绕着一根粗绳,另一头由同伴死死拽在手中。200立方米混凝土不断从管口喷涌而出,倾泻而下。

钢筋水泥傍晚仍是滚烫的

17日晚,浦东气温回落到30℃出头,远离市区的曹路镇更显清凉。可记者一踏进曹路镇金海水厂二期在建工地,闷热的气流迎面袭来,地面热气包裹着双腿,人仿佛置身于蒸笼。

沿着脚手架爬上9米高的浓缩池顶部,经过一天曝晒,池顶水泥、钢筋和钢管滚烫,不断散发热量。“傍晚开工时,池顶大约有62℃。”常驻项目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辉摸了摸钢筋,脱口而出:“现在降到50℃左右,凉快些了。”天黑以后,微风吹过,却丝毫没有减弱暑气,人在池顶好像蒸桑拿一般。

炙热烘烤,常会令人烦躁。但在场的十几名工作人员却很淡定,在人堆里,记者看到正抱着管子的黄和武,默不作声、神情严肃。穿着重达2公斤的皮裤和胶靴,长时间不间断抱着抖动的管子,他早就大汗淋漓,混凝土泵车轰鸣作响,接近50℃的混凝土从管口涌出。

“今天天气还好,不算太热。”事后黄和武说,如果遇上极端高温天,白天吸足热量的钢筋水泥傍晚摸起来是滚烫的,如果皮肤不小心碰上去,会有烫伤风险。

有人会说,不就是浇混凝土吗?其实,和室外平面浇筑不同,金海水厂二期有9座大体积构筑物——水池,普遍在8至9米深,每个池子内部还有许多分隔物,结构相当复杂。站在浓缩池顶,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模板、钢筋和钢管,如果不了解水池结构,很难分清哪些部位需要浇筑,哪些部位不需要。需要浇筑的区域,又被模板和钢筋隔成大大小小的区间,混凝土不可能一股脑全部倒进去,只能一个一个填满。

只有耐心还不够,天黑以后更考验人。那些需要浇筑的区域大约3至4米深,晚上全部成了“黑洞”,洞太深,工地上的灯光根本照不进去,只能摸黑作业,稍不留神就会摔下去,必须绑上安全带。

浇筑200立方米用了7小时

危险系数这么高,为何一定要人抱管呢?黄和武说,如果不抱着管子,“脱缰”的混凝土就会甩得到处都是,一旦凝固就很难洗掉。更重要的是,抱管浇筑可以把混凝土“打”到精准地方,形成一个个均匀分布、高度相同的小土堆。水池使用的材料是清水混凝土,建造标准很高,脱模即成型。混凝土必须一层层进行浇筑才能均匀,否则墙体就会出现孔隙、蜂窝和麻面。

19岁入行、从业30年的黄和武已是老法师了,还参与过泰和水厂、临江水厂等工程建设。哪怕面对“黑洞”,他也能灵活掌握浇筑水泥的量。只见黄和武左右移动管子,踩着节奏浇混凝土,先浇底部的第一层,他抱着管子沿着洞口走了近10米,随后又折回来浇第二层……如此反复,一个10米长的“黑洞”要走数十遍。

黄和武坦言,干这活儿的人必须有充沛的体力。“浇一个洞不能停顿,不管它是大是小,要持续浇筑,直到洞被填满。”徐辉说,一旦浇筑有停顿,前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就会产生“冷缝”,工程质量大打折扣,夏季混凝土干得快,更不能有一丝疏忽。

由于浇筑区域复杂,这200立方米混凝土,黄和武和同伴们用了足足7小时,直到22时才结束。但黄和武觉得轻松,要知道作业时长和浇筑面积是成正比的。他记得前不久,另一座水池需要浇筑1500立方米的混凝土,差不多用了十几个小时。对常人而言,在地面站上十几个小时,就已颇为挑战身体极限,更别说是在9米高空。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工种被机器人替代。但在市政总院第二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沈小红眼中,黄和武这样经验丰富的室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却是“珍宝”。“水厂的结构复杂,浇筑区域大小不一、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只容得下一人通过,更别说容纳一台硕大的机器。”

“重口味”嗅辨员:

鼻子判断排污超标哪里臭就往哪里钻

7月17日,上海继续开启高温模式,最高温度超过36℃。然而在奉贤,却有一群“重口味”的人,他们头顶烈日,对于别人避之不及的臭气,他们却如获至宝,哪里臭就往哪里钻。

他们就是俗称的“闻臭师”,标准职业名称是“嗅辨员”。鼻子是他们守护上海生态环境的武器,通过嗅辨,判断污染单位排放的臭气是否超标,成为环境执法的依据。

采集臭气为执法提供证据

坐在办公室里孵空调多好,为何大热天要和自己过不去?“因为现在是捕捉臭气的最佳时机!”奉贤区环境监测站现场监测员夏杰说,像17日这样高温带点小风的无雨天气,十分适合臭气扩散,不会因为没有风或风力过大而影响臭气采集。

采集臭气是个体力活,记者看到,夏杰一个人就扛着三只玻璃“臭气瓶”去采样,每只有十几斤重。这些臭气瓶事先全部抽成真空,采集时打开瓶口阀门,一只臭气瓶可以吸入10升臭气。由于瓶身笨重,夏杰每次都要把臭气瓶托举起来,直到阀门不发出“咝”的声音,吸气完毕大概要一两分钟。这段时间里,夏杰的身体就像僵住一般,生怕轻微晃动会“惊”到臭气。才采集了一瓶,他的额头已沁满汗珠;三瓶过后,衣背已被汗水浸透。

有时候,为了逃避监管,一些排污单位刻意进行没有规律的排污,干扰环境执法部门取证。让夏杰印象最深的,是近期对一家污染企业的蹲守,监测员们轮流在企业周边值守,足足“睡”了大半年,才抓住现行,及时采样,为后续执法提供关键证据,“回家后,我身上还有股死老鼠的味道!”

记者事后获悉,每年夏季这段“黄金期”,夏杰都要采集上百瓶臭气,污染企业的围墙上、厂河边、管道旁都留下他的身影。

嗅辨员的鼻子不能太灵敏

嗅辨现场,像是一场有趣的“淘汰赛”。六名嗅辨员进入嗅辨室后,室外人员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用针筒从臭气瓶里抽取臭气,注入事先充满无臭空气的嗅辨袋中,稀释成一定浓度的臭气。这个“臭气袋”与其他两个“无臭袋”被送入嗅辨室,供嗅辨员轮流辨认。如果有两名及以上的嗅辨员识别出有臭气的袋子,室外人员会按上述方法,将稀释得更淡的臭气袋和其他两个无臭袋送进去,如此循环,直到“全军覆没”或只有1名嗅辨员“胜出”。期间,嗅辨员的判断结果,将作为计算臭气浓度的依据。

基本上,“淘汰赛”的轮次越多,臭气被稀释得越淡,如果还能被闻出来,就说明原本采集的臭气相当浓烈,污染源情况较为严重。

令人好奇的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是不是有了电子鼻,就不需要嗅辨员了?顾帆笑着说,就目前而言,一般仪器、设备只能分析一种或多种特定气体,面对综合性异味这种复杂事物,判断浓度还需嗅辨员出马。

“其实,嗅辨员有个‘普通鼻子’就够了。”顾帆表现得十分低调。他说,考嗅辨员证书时,只要能分辨出花香、汗臭、甜锅巴气味、成熟水果香和粪臭这五种单一气体就算通过。如果鼻子太灵敏,反而不适合当嗅辨员,因为不能代表普通人感受,不能真实客观反映臭气的浓度,可能影响最终判断结果的客观公正。

在国外,嗅辨员十分吃香。在日本,有专门闻公共厕所臭味的职业,一旦臭味超标,就报告给公共厕所的上级单位,责成厕所管理员限时除臭,月薪可高达50多万日元。而在上海,嗅辨员更像是兼职。顾帆说,在奉贤区环境监测站,有嗅辨员证书的超过20个人,但没有一个是专职嗅辨员,有些在实验室、分析室等业务科室,也有在财务科、办公室等行政科室。“判断臭气浓度,只是环保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每个人还有大量其他工作,有需要才聚到一起嗅辨。”顾帆说,由于鼻子需要保养,大家平时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工作前不能吃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女性不能抹香水、口红。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