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提供心理疏导 赵红娣要做关爱弱势群体的“路人甲”

作者:彭薇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7-17 05:29:38
分享

十多年提供心理疏导 赵红娣要做关爱弱势群体的“路人甲”

“上午刚去做了一项心理疏导调解,马上还要再赶去下一个点。”一回到办公室,赵红娣就被工作人员团团围住,商讨工作事宜。“每天赵老师能有一个小时呆在办公室就不容易了,其他时间都在外东奔西走,大家抓紧时间汇报。”助手朱玮说。

提到心理咨询,许多人的印象都是坐在办公室等人上门,但赵红娣的工作却并非如此。自从2013年9月上海市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成立以来,担任社长的赵红娣更加忙碌了,甚至半夜有突发情况,一个电话打来,她立刻动身,进行心理干预。

“爱是非常有意义的。收获别人付出的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十多年如一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许是长期大量说话的缘故,赵红娣的声音有些沙哑,轻声细语中更显温柔,却也饱含力量。“我只希望让受助对象感觉到,我与他们站在一起,是一个关爱他们的‘路人甲’。”

在赵红娣的抽屉里,有一个文件夹装着这些年来受助者寄来的感谢信。这些信有些出自年逾古稀的老人之手,也有不少字迹稚嫩的,来自数千公里外的山区孩子,“赵老师”、“赵奶奶”、“赵妈妈”……不同的称谓,表达着同样的感激。在她心中,这些信就是她动力的源泉,支撑着她将自己的事业一直坚持下去:“是他们滋养了我,我要感谢他们。”

赵红娣的“快乐”

“她在我和小区居民的心中,就是大恩人、‘活菩萨’……不仅让我从悲伤中走出来,更给了我新的人生……我无以回报,唯有爱惜自己、好好生活,帮助更多失独家庭从阴影中走出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裴2015年3月13日”

写信的裴先生是个失独老人,年近七十的他前两年痛失爱子,他认为儿子的离世是医疗事故造成的,执意上访,还写了一封长长的投诉信,准备等事情解决后“一了百了”。他说,“当时完全沉浸在痛苦与怨恨之中,拒绝与外界沟通。”

了解情况后的赵红娣,赶到裴先生家,为他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人的一辈子很快,为什么不多关爱自己,过好当下的生活呢?”赵红娣还介绍他去做义工,转移他身上的负能量,引领他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行善助人上。如今,裴先生像换了个人,怀着感恩的心走向新生活。过了很久,裴先生才知道,当时赵红娣的亲姐姐意外离世,她是强忍悲痛完成了对他的疏导和陪伴。

对于失独家庭的关爱,赵红娣从来没有停止。2012年下半年起,她就与静安区计生委合作,启动了关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心理咨询服务项目。2014年又扩大关护面,在静安、长宁、虹口三个区共26个街道的300户重点失独家庭开展“社区助福行”项目,带领志愿者团队进行一对一上门心理疏导、主题团体辅导、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使所关护的失独家庭在情绪上得到宣泄,帮助失独家庭改善关系,携手面对新生活,并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点。

为了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2009年,赵红娣创办了上海一致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召集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精神的心理专家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士。4年前,当市妇联找到她,让她担任社会组织白玉兰家园家庭服务社社长时,她有过顾虑,这意味着她的时间和精力更加有限了。但想到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她毅然答应。

“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不要把我抬得那么高。”她回忆,有次看见一块“助人为乐”的牌匾,盯着它看了很久:“这个成语我们从小就学过,但我现在越来越感到,帮助别人也是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体现,能够得到很多快乐。”

赵红娣的“承诺”

“敬爱的赵老师:在我妈妈最悲痛、生命垂危的紧急关头,是您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大力帮助、关爱、支持和呵护,把我妈妈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还有您对我的帮助与鼓励,我此时心情无比激动,不知怎么来表达我的心情啊!只能对您说声‘谢谢’!杨2015年9月17日”

写信的人是一位小学生,去年9月,他的妈妈卿女士因不堪忍受丈夫家暴侵害逃离家乡来到上海,却不幸被追赶来的丈夫用刀斩断了手掌,身心受到重创。

事件发生后,市妇联立即赶去关护,赵红娣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到救治医院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饱受惊吓和摧残的卿女士,一度因恐惧而颤抖不止,甚至无法合上双眼。赵红娣一次次来到她身边,安抚、疏导、平稳她的情绪,给她做催眠治疗,卿女士慢慢平静下来,拉着赵红娣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手掌断裂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怎么办?儿子刚上小学,学费承担不起怎么办?还有一个2岁孩子的生活如何照料……一连串问题困扰下的卿女士越发焦虑。这时,赵红娣主动签下了一份承诺书,承诺资助她上小学的儿子完成学业,当她得知卿女士担心住院费用太贵要回家乡医院为伤口拆线,又提出把卿女士接到自己家里养伤。如今,卿女士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服装店,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赵红娣总是把关注点聚焦在弱势群体身上,这些年里,她带领机构策划、申报并承接市妇联、市儿童基金会、市和区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及各区、街道妇联等公益服务项目,为重症妇科癌症患者、困难单亲母亲、留守儿童、自闭症等特殊儿童家庭、罪错青少年、家暴家庭、老三八红旗手、家政服务人员等各种群体开展关爱和维权服务,以最大能量帮助需要关护的人群。

“她的心很柔软。”这是许多受助者对赵红娣的共同印象。每次出门在外,看到路边有人吵架、打架,她总忍不住上前劝阻。7年前的一个晚上,她在劝架时被人推倒在地,右腿骨折,落下了终身残疾。爱好潜水的她,因此再也不能尽情畅游,赵红娣自己也很惋惜,但她却说,今后看到需要帮助的人,还是会主动上前。

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每当赵红娣回家,小区里的流浪猫和流浪狗,都会跑来小区门口迎接。“每次听到这些阿猫阿狗叫声变了,我们就知道,是赵老师回来了。”前两年,当赵红娣向邻居们透露自己可能要搬家的信息,邻居们极力挽留:“你不能走,看见你我们就踏实。”

赵红娣的“难过”

“尊敬的赵奶奶,你好!感谢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我们虽未谋面,但我相信我们在心里已经见过面了,您是我学习的榜样。以前我觉得人是铁石心肠的,从未相信过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也会像你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一句‘谢谢您!’黄2017年3月2日”

今年3月,赵红娣连续收到了来自湖南省宁远县冷水镇高壁村5个孩子寄来的感谢信。“这些信我会一封封看,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在一些信纸上,还能看见湿润后留下的痕迹。家境并不特别富裕的她,这些年来已累计出资近50万元用于各类扶贫捐助,包括每年坚持前往孤儿院捐赠学习用品、到医院去做义工等。

“我不喜欢穿名牌,这些钱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但对他们却很重要。埋下一颗爱的种子,他们就会长成参天大树。”赵红娣常说。

她先后援助4名患重病的孩子进行治疗,资助10名汶川地震灾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得知所在社区居民患重病却无力支付医药费时,她慷慨解囊,当即捐款1.5万元,在她的感召下,社区其他居民也积极进行捐款,帮助这名居民渡过难关。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有一个画面,多年来一直在赵红娣的脑海中反复重现——天已经完全黑了,微弱的烛光下,一个瘦弱的少年给残疾的妈妈喂饭,他和母亲说,自己不要再读书了,要留在家里照顾妈妈。这是赵红娣早年读书时看到的真实故事。

“一个孩子如果能读书,考个好大学,人生就彻底改变了。看到这样的故事,我觉得他们太可怜了……我真的非常难过……”说到当初动了捐助贫困孩子念头的原因,赵红娣的眼眶有些湿润。

“每次去医院看望病人,不管带了多少钱,赵老师回来总是后悔,钱带少了。”朱玮说,赵红娣常去医院的白血病房,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会留下一些钱,这里捐500元,那里给1000元,钱包很快就空了。

“如果错过一个值得帮助的人,我会难过的。”赵红娣在朋友圈里看见这些天多地暴雨受灾的消息,又开始张罗着联系受灾者了……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