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伏"百态| 外白渡桥边的一间小屋,成了环卫工人们躲避日头的清凉新“家”
中午时分,上海北外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柏油马路上,路面温度保守估计超过40摄氏度。行人们快速地迈着脚步,像是要赶紧逃离这“魔性”的太阳。
此刻,在北外滩保洁的环卫工人刘朝阳,结束了上午的保洁工作。他身上的蓝色长裤、长衣几乎要滴出水来,反光马甲背后“工人先锋号”5个字格外醒目。他匆匆来到外白渡桥附近的大名路上,见着“北外滩工人先锋号”的“店招”,推门而入,冷气扑面而来,这便是负责北外滩片区环卫工人的“新家”。
刘朝阳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矿泉水,拉把椅子坐下。之后,他“最幸福时刻”来了:掏出手机,赶紧看看宝贝女儿又发了什么微信,当看到“女儿又当三好生了”、“被老师称作‘小才女’”之类的信息时,这位在上海辛劳工作的老爸就忍不住微笑起来。
以前,刘朝阳的“幸福时刻”有时候就在路边。忙完之后,席地而坐,女儿的微信常常成了“对抗”艰苦的动力。让他欣慰的是,“现在的工作条件越来越好了。”
不久前,在寸土寸金的北外滩地区,东虹环境保洁公司特地开辟出一间40多平米的环卫工人“独享空间”,休息、吃饭、上网、看书、看电视……能想到的家的所有功能,都在这间小屋一一得到了实现。
“吃饭、休憩、补给,曾是环卫工人遇到的最大难题,尤其在高温的夏日。很多人以前中午都回家吃饭,一来一回很热也很累,不少单位虽然为环卫工人开放休息,但毕竟也不方便,工人们还是需要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家’。”东虹环境保洁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周丽坤说,“我们便打造出这间升级版的道班房。”
敞亮整洁的环境、简单明快的色调,这个新式的道班房乍看仿佛某创业园区的工作室。再看来这休息的环卫工人,都和刘朝阳一样,身着印有“工人先锋号”的特制马甲。“套上这身马甲,特别有荣誉感。”环卫工人们说,“走在路上回头率特别高。”据悉,这是虹口绿化市容部门新成立的“北外滩工人先锋号保洁队”,目前共有119名成员,负责北外滩1.68平方公里的区域保洁任务。
50多岁的环卫工人龙在荣,现在习惯每天5点上工前,将饭菜放在屋内的冰箱,12点准时取出塞进微波炉,顷刻工夫,就可以在空调下享用午餐。40多岁的徐之红,则习惯一大早在这里洗漱完上工,“这里舒服凉快,功能比家里还齐全。而对张彩花来说,再也没有大热天在这“呲”一声打开盐汽水更爽的事情了,工作中的汗水和疲惫,在滋滋的汽泡声中瞬间化为乌有。
周丽坤告诉记者,高温期间,环卫工人们中午12点至下午14点间以及下班休息时间均可在这间屋子里吃饭、休息。屋里还设了职工书屋,健康保健、历史人文等书籍应有尽有。“有好几位工人翻着翻着觉得有趣,还借书回家看了呢。”她说,屋里也配备了防暑降温药品,随时供工人们使用。
一系列的制度规范也在道班房的墙上清晰可见,包括“着装规范、全员在岗、垃圾落地不超过20分钟”等。而身为“工人先锋号”,他们的工作模式也讲究创新——
钢丝球,洗洁精、铲刀……环卫工人们多了一套新装备,在“大扫帚普扫、小扫帚巡回保洁”的基础上,可以同时进行绿化带垃圾捡拾、废物箱保洁、大件垃圾收集、道路喷淋、机械洗磨、“城市家具”保洁,捡扫等,被称之为“1+X”保洁模式,这一套工具被他们称为“保洁神器”,背在腰包里,随取随用,一次性搞定所有保洁任务。
虽然工作要求更高、内容更为细致,但有一套细致完整的激励机制提升工人们的积极性。每天,巡查队长和巡岗人员都会考察各个保洁区域,并对负责该区域的工人进行打分,满分100分,发现问题扣分,改正再加回来,另外还有各项加分条款,这样不少工人每个月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
工人们的认真努力感染到了居民和商户,看到环卫工人徐阿姨将边边角角打扫的非常干净,饭店老板也不好意思随地乱扔,自觉将垃圾扔到了指定位置,闵行路上的居民李阿姨向环卫工张彩花竖起了大拇指,“穿这身衣服的,打扫起来就是干净呢。”
“北外滩是虹口的名片,而我们北外滩工人先锋号保洁队则是‘尖子班’、‘精英班’。”虹口绿化市容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工人们的新家,还将增添党建团建等更多新功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