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距离“近了” 楼宇建“会客厅”社区更有“温度”

作者:胡玉荣 来源:东方网
2017-07-06 03:42:16
分享

据《劳动报》报道,徐汇区长桥街道中海瀛台小区二期11号楼的底楼近日悄然变了样,原本空荡荡的大厅内多了一对沙发,一角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类报纸及杂志,全新的“楼宇会客厅”把线上“相识”的朋友,拉到线下相知起来。以建设有“温度”的社区为目标,基层社会治理升级版的各项举措在街道各居委探索启动。

“高冷”小区流淌温情

中海瀛台是商品房小区,“新上海人”、随迁老人多,一扇门、一栋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邻里相见不相识。

针对小区“高冷”的性格,近几年来居委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微信群,开发了公众号“云上瀛台”

作为沟通平台,覆盖近60%的居民户;居民在线上也相继成立“邻里互助”、“爱心妈妈”等微信群,线下成立“邻里互助”公益联盟、“拾贝湾”公益悦读馆等。

中海瀛台居民区书记陈慧瑾说,由于居委会办公场所设在小区外,无法直接与居民面对面,而居民间虽然线上互动频繁,但线下交流十分有限。打造“楼宇会客厅”,就是想让更多服务与活动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倡议发出后得到积极响应,首场由居民主讲的健康讲座得到广泛好评。据悉,“楼宇会客厅”这一项目已在街道多个居委积极筹划。

居民区建“朋友圈”

长桥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三居式人家”,三个“屋”里住的是三个居民区:园南一村、二村、三村。三个居民区打破单元和行政“边界”,组成了一个“朋友圈”,资源在“朋友圈”里共享。园南一村活动室硬件条件较好,有数字电影室、自助图书室、网络学习室和文艺展示厅,现在已成为三个新村的“公共活动区”;二村的“美食沙龙”、三村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等团队,经常在三个小区内互动,“买?烧”们交流技艺,慢性病友们互相勉励;园南一村的“新八客”心理驿站,成为三个小区老人共同的“心”家。

而居居联动的产物“爱心停车卡”,更是让大家赞不绝口。园南片区有4000多户居民,以独居老人居多,以往子女到小区看望老人,停车超过1小时就要收费。一些节俭的老人一看要收费,尽管有些不舍,还是催促子女早点离开。为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经过商议,片区出台了一项人性化举措:直系亲属开车进小区看老人,可发放停车照顾卡,全年只需200元。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老旧小区的服务能级,更是为居民增添了一份“心”的力量。

无缝隙自治提升幸福感

“王阿姨,今早落雨天,侬脚伐大方便,我去买菜的辰光,帮侬带了点小菜哦。”“哦哟,老爷叔,来来来,垃圾给我,我帮侬丢掉。”在长桥街道有一个“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体育花苑,这样暖心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

体育花苑有598户居民,各种志愿者达到476位。小区犹如一个放大版的“五好家庭”,家家都有志愿者,人人随手做公益,志愿者服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感到特别幸福。由于小区是学区房,房子旧但房价很高,近几年很少有居民出售。“我的孙子都已经读大学了,学区房对我没有意义,不卖的原因就是因为小区的邻里关系和谐,人情味浓厚,实在不舍得离开!”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的徐阿婆表示。

“志愿服务也是温暖人心的有效途径。”长桥街道党工委书记伍彦心表示,近年来长桥街道着力推广具有特色的“无缝隙”自治模式,小区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未来,将通过更多居居联动、线上线下联动以及公益活动,让社区变得有温度、有活力,让居民更有获得感。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