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上海夏季创业研究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来自上海各高校创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对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展开讨论。
当前,上海市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吸引大量本土和国外人才投身创业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指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加强创业的学理研究,加强“双创”智库建设,对于支持和引导创业实践,科学制定“双创”政策具有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创业研究不仅仅是高校一般意义上举办的创业教育论坛和研讨会,创业研究按照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可以细分为数十个领域,当前也有若干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
在宏观领域,主要围绕创业与国家经济政策、动力、增长以及社会治理的关系,同时也包括创业和宏观制度环境的关系。目前一些研究比较关注上述领域的国际比较。
中观领域包括教育供给(创业教育的模式、课程、实践、评价等)、城市(区域)创业环境、园区发展、资金体系、行业(产业)研究等。十多年之前,苏南模式、浙江模式是研究热点,目前不少研究较为关注区域创新创业指数(活跃度)研究。
微观领域主要是基于创业者个体(团队)开展研究,主要包括创业胜任力、创业学习、创业决策、创业幸福感、创业精神、能力和素质、女性创业、团队创业、创业失败等。目前一些研究关注连续创业者群体创业、少数民族群体创业等。
朱健介绍,上海创业研究中心目前汇聚了近一半上海高校专门从事创业研究的专家和学者,通过举办论坛、加强联络,主要旨在为创业研究者提供样本、寻找合作者以及拓宽研究思路。
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上分享的议题还包括:创业创新与中国经济转型之路,京沪深三地创业人才政策比较研究,创业失败,印象管理与幸福感研究,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对创业活动影响的Meta分析研究,成功创业的年龄规律等。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和“上海创业研究中心”,完成“‘双创’政策对上海市创业活跃度影响”、“创业指导精准服务体系”等研究,形成一批扎根实际的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与德国卡尔斯鲁尔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创业学校”,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乌普萨拉大学联合举办“诺贝尔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创新创业交换生计划”,增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球合作。于此同时,学校在“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一期建设基础上,将继续推动二期建设,打造“紫竹创新创业走廊”,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日报上海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