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作者:詹 皓 来源:解放网
2017-06-29 04:29:44
分享

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大英博物馆巡展抵沪用百件文物讲两百万年历史

  晨报记者 詹 皓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今天起至10月8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100件展品是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出的代表性物品,每一件展品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记录着人类在不同时期最独特的创造力,通过文物讲背后故事,通过实物证明人类文明的交融和影响。昨天,大展在上博隆重开幕,并现场揭晓了参展的第101件展品是二维码。今天起,大展正式免费开放。

为什么这是个听觉系的展览?

步入上博二楼展厅,感觉跟之前媒体上广为传播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有点出入。首先是展厅面积不大,展品也不大,有好多件小如钮扣的展品,最大的展品也只是一吨重的雕塑和祭祀台; 其次是每件展品都需要详细了解其背后故事,光看外表的话,很多展品会被忽略。所以上博杨志刚馆长说,这是一个学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兼具的展览,当然,首先是学术性。

大英博物馆希望通过展览体现他们的整体史观,因此在展品的选择上讲究地域均衡,展品的艺术性也比较均衡,没有书画之类虽然好看但难以保管和易碎的文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它只是一档电台节目,因为听的人多了,后来出了一套图书,最后才是巡展的原因。同时,出于运输需要和文物对光的敏感考虑,大英博物馆提供巡展的文物,并不完全是电台节目和图书中的文物,他们更换了大约50%的展品。毕竟,一件残破的文物,其故事会很好听,但可能不适合展出。因此,视觉对于这些文物以及故事讲述者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上博副馆长李峰也提请观众,可以通过现场扫微信,听上博专家为你讲展品故事。

为什么一定要讲展品的故事?

如果不讲故事的话,这些文物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大多都会比较枯燥,甚至个别文物扔在街上也不会有人看一眼。一块石头、一块黏土板、一只篮子、几块碎瓷片、一件球衣,如果不讲故事,你完全看不出它们跟文物、跟人类历史有什么重大关系。

其实这些石头、瓷片、篮子、黏土板都跟人类文明的重大进程或者人类文明的传播、交流直接相关,是重要的见证,不听其背后的故事,我们就是“文物盲”。

英方策展人表示,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相似性,它们都面临和需要克服相似的忧虑。哪怕是和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相隔甚远、彼此也没有什么交流的古代美洲文化,其文物的技艺和社会体系的发展步调,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也是近似的。但100件文物要涵盖上下200万年人类生活的全部方面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揭示出一些特定的信息和迷人的故事。

英方策展人希望观众能通过展览形成一个总体性的全球人类历史的概念,但本次大展并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展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展览叫“A history(一种世界史)”,而不是“The  history(世界史)”。

为什么展览的趣味要自己去发现?

上博杨志刚馆长告诉记者,展品中不少未解之谜,等待观众自己去发现、去思考。比如展厅里第一件展品“古埃及佘盆梅海特木棺”,木棺铭文上写的是专为女性而做的,但通过仪器扫描发现,里面的木乃伊却是一位男性,这个谜到现在也没能解开。

展品中有一件公元前2400年爱尔兰的半月形器,黄金制成,极为精致,外形类似首饰,目前在爱尔兰发现了80多件半月形器,史前社会黄金使用通常与社会等级制度、贵族阶层联系在一起,但是到目前为止,当地并没有发现那个时代的宫殿或城市遗址,所以半月形器所蕴含的社会信息依然是个谜。

为什么观众最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展览上的这100件文物对你而言可能价值不大。它们虽然都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见证,但很多展品本身并不具备太大的艺术性、工艺性,换句话说,它们既不美,也不够直观。

这些文物,每一件都见证了人类的历史、宗教、军事、经济的发展与交融,非常有故事性,也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做铺垫和注解,你的确很难看得懂,而这些知识又是跨度达200万年,串起人类历史上所有的重要文明,简直得要胸怀一部百科全书才行。同时,很多文物跟中国人的理解力、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即便你听了故事,要能完全理解也很困难;即便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要看懂并且能看得进去,也是有难度的。

所以强烈建议观众参观前先做点功课,了解一下展品的相关故事背景,看完展后,买一本相关图书带回去认真阅读,让大展真正地播种在自己的心田,期待日后发芽。

为什么带娃看展有点问题?

很多家长事先就在一些新媒体上被渲染得心痒难耐,觉得这么一个跨整个暑期的大展如果不带娃去看,简直是要愧对娃一生的。可是,根据记者的现场体验和采访,得到的结论是,年纪太小的娃,最好不要带去看展了,因为这样的展览涉及大量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贸易史、军事史知识,并不适合10岁以下的孩子,而对青少年和成年观众而言,也需要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可以说,你的知识储备越丰富,这个展览会看得越有味道。

为什么要开夜场?

由于本次展览实行免费开放,所以上博事先预计到了参观的人潮,并为此采取限流措施,展览期间每天最多接待8000人次,为文物安全和观赏舒适,展厅限流250人,极端可放至300人,现场增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维持秩序并为观众提供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上博将从7月7日起,在每周五18点至21点增设夜场,同时开放“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两个特展展厅,市民可通过上博的微信平台预约,扫码入场。上博微信平台将提前一周开放预约,请市民及时关注。

看大英博物馆如何讲述文物背后故事

●奥杜威石制砍砸器 约200万年前

你别看人类这几千年的历史那么丰富,其实这只是人类整个历史的5%,而占95%的人类早期历史就没那么多留存来当见证了,只能通过石头来讲述,因为除了人和动物的骸骨以外,石制物品是唯一能幸存下来的东西。而大展上这块毫不起眼的石头,却是大有来头,它是人类最早的有意识制造的一件物品。它被发现于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据推测,这件“多功能厨具”是由大约2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人类制作的,它除了剥树皮、削树根以外,还可以用来剔肉、砸开骨头、取得骨髓,从而使人类获得更丰富的蛋白质,令人类的大脑更发达,直接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大洪水记录板 公元前700-600年

这件文物背后的惊天故事,是140年前一个名叫史密斯的印刷厂学徒发现的。当时,伦敦居民有在午饭后到大英博物馆闲逛一番的习惯,史密斯迷上了博物馆里的黏土写字板,甚至渐渐能看懂上面的楔形文字了。1872年,史密斯读到一块15厘米见方的泥板上密密麻麻的楔形文字后,忽然大吃一惊:“拆掉房屋,修建船只。把所有活物的种子都带上船。神会降下大量的雨。”这行熟悉的文字,不是每个英国孩子倒背如流的诺亚方舟故事吗?但这块泥板上的文字出现比记载诺亚方舟故事的西方典籍早了将近400年。史密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将自己载入了史册,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看展前做好知识储备呢?

●佘盆梅海特内棺 公元前600年

公元前600年的这件古埃及木棺,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大英博物馆的策展方提示说,这件文物的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表明了在早期文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所以木棺的意义非凡。

木棺还有着另外一个谜,可以满足探案发烧友的探究热情——木棺内画着一幅巨大的天空女神努特像,根据木棺上的铭文,木棺也是为一个名叫佘盆梅海特的女性制作的,但扫描结果显示,木棺中的木乃伊为一名成年男性,这具男性尸体为何会放入到一具为女性特制的棺木中,里面有着什么故事,至今仍是一个谜。

●霍克森胡椒瓶 公元350-400年

这件展品非常小,只装胡椒,不装别的,它非常精巧,下部有一个小开关可以专门控制胡椒倒出的量。

当初,在印度和中东地区产的香料,要经过长途贸易,被阿拉伯商人或者其他中间商赚取高额利润,才能到达西欧,因此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这些香料。那个时代,一磅胡椒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士兵两周的薪水。

这件公元350-400年的胡椒瓶,是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的统治崩溃时,一位富有的逃难者埋在地下,期待日后回来时再用的,显然他没能等到这一天。

●刘易斯棋子 公元1150-1175年

这是1851年在苏格兰的刘易斯岛发现的,当时一共发现了78枚棋子,大约有4套国际象棋。棋子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不相同,雕刻技巧已非常成熟。大英博物馆的策展人从中看出了强烈的国际化意味。

因为,国际象棋是一种战争游戏,在公元500年左右起源于印度,人们下棋就是为了在棋盘上厮杀。当时印度的战象兵非常出名,很多棋子做成了战象的形象。约7世纪左右,象棋游戏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因为当地不允许偶像崇拜,因此就没有了人物形象,把棋子做成了抽象的样子。但是根据当地的政治结构,他们在棋子里面增加了一个类似宰相的角色,作为皇帝的顾问,也设计了新的游戏规则。

而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这些棋子上的人物表情,就是微信表情包。

●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 公元1795-1805年

精密计时器是为海上航行专门设计的天文时钟。

这件展品之所以有意思,首先是因为它是1831年被带上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小猎犬号,达尔文就是乘坐了这艘船环游世界的,航海旅行最终使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把人们一贯认为的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时间大大推前了。

其次,英国人当时成功制造出精准的航海计时器后,就可以计算出航行所在的位置,也可以根据计时器上的伦敦格林威治时间,在途中随时依照太阳位置计算出离家的距离,这是颠覆人类时间观念的大变革,一直沿用到今天。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