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国际大都会,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城市,它的历史十分漫长,保存和展现这个城市历史记忆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虽然几经周折,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终于结束了从1999年开始的有馆无址的不固定状态,在南京西路黄陂北路口的原跑马总会旧址落户。作为“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之一,经过近一年的改建修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距离计划中年内开馆的目标已经渐渐临近,昨天,记者按捺不住好奇与关注,走进了钢筋水泥遍地的施工工地,一探究竟。
已经在博物馆领域工作了近40年的张岚馆长告诉本报记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定位在于上海+历史,与通常人们熟悉的艺术博物馆不一样,她主要展示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历史、市政建设等方面展开,通过上海历史文化遗存,回眸上海从远古6000年历史演变到今天国际大都会的过程。”
多了自动扶梯和地下连廊
记者进门时发现,原先立于黄陂北路南京西路口的工商银行不见了,张岚解释,这是市政府为了打开观众的视觉空间,凸显文化服务功能,专门腾作公共绿地,让路过此地的人们可以一目了然、毫无遮挡地看到文化区域的完整面貌,使钟楼凸显在街口。原上海美术馆西面的一排三层楼房原为跑马厅配套建筑,曾租借给别的单位,现在也收回作为历博所用。经过改建的西楼空间增加了多种公众服务功能,如专题展览厅,学术报告厅,以及销售文创产品等。“改建后的历博,一共将有差不多2300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面积。”
而面对一幢80多年历史的保护建筑,保护与现代化改造,从来都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张岚说,文物保护是第一位的,矛盾则需要用智慧解决。“东楼从一楼到四楼都设置了自动扶梯以及残疾人通道,一楼有许多台阶现在都改为坡道。在改建过程中,我们遵循一个原则即:凡是曾经经过改建的,我们就按照现代博物馆功能进行再改造;凡是老建筑内的最初痕迹,都予以保留。比如二楼的大通道原来是封顶的,现在都打开,露出藻井的图案,并为观众打造舒适的参观体验。”
领衔历博改建工程的著名建筑师唐玉恩透露,此次改建很大的一项举措就是东西楼之间建起了一个地下连廊。通过地下连廊把观众从东楼引导到西楼,免受风雨,展线也得以贯通。
为了使历史保护建筑的外立面不受损害,在这次改造中,空调外机全部取消,原来空调管道都暴露在阳台上,此番宁愿损失宝贵的内部几百平方米的空间展陈用以铺设空调管道,也让一二楼的重要保护区域的建筑细节得到了充分展现。
图片说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设计效果图内景
展陈以时间和故事为线索
去年5月18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发帖”,向海内外征集能反映上海历史和文化的实物和文献、照片资料。其实,多年来,历博对藏品的征集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始终没有间断过,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多达11万件,馆内现在比较有价值的展品都是历任馆员积累起来的,其中也有上海各个行政主管和机构的支持,前两年海关拦截的走私品也成为了历博的藏品,其中有宋元瓷器、唐三彩,属国家文物范畴。张岚特别提到了上海浦江办捐赠的界碑,位于新开河外马路白渡路口海关旧址的两块“江海常关”地界碑,成为呈现上海海关发展的重要见证物。
目前历博基本确定以古代上海和近现代上海两个大的固定陈列为主,历博将精选浓缩1000余件进行固定展陈。进入展厅之后,观众将首先看到一个长度为六七分钟的影像资料片,闪回上海6000年的历史,在大厅通道里还有一个互动项目,了解上海人口疆域的变迁,行政区划的变迁。尾厅以影像反映1949年以来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老照片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追溯1949年之后到改革开放上海的变化,称之为历史的瞬间。“展陈的感觉尽量舒适,让观众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上海文化的温度,这是我们的责任。”即将开放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可以说是一张城市名片,它是一个服务体系,而非一个收入体系,除了一些有要求的特展之外,全是免费开放的。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图片说明:馆藏文物
链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变迁
1932年7月14日,上海市通志馆宣告成立。在著名学者柳亚子主持下,上海通志馆搜集了一大批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中的一部分,日后成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最著名的是《上海通志稿》稿本及资料。上海市博物馆创建于1933年,1937年1月开馆,馆址位于江湾市中心区府前左路,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四层大楼,占地1900平方米。1937年开馆的基本陈列分为“历史”与“艺术”两部分,历史部分以反映上海历史变迁为中心,艺术部分主要陈列中国古代青铜器、陶瓷器、书画、雕刻、钱币、玺印等。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市博物馆被迫闭馆,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成立复馆筹备委员会,1946年迁入四川北路1844号三楼,改名为“上海市立博物馆”。解放后,1949年6月上海市立博物馆被接管,改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1951年并入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1953年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建,不久因故停办,1983年上海市文管委借上海市农业展览馆第五馆建设“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198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1991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正式独立建制,借虹桥路1286号开馆,于1999年关闭,2001年5月,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设计制作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裙房内向社会开放。
马上评:博物馆里的温度
一个城市里的博物馆,往往是这个城市最经得起一遍又一遍,反复观看的地方。跑马厅的大钟楼是我们从小到大路过此地一定会仰望的高度,我们熟悉它的指针,熟悉它所倚靠着的花岗岩贴面。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城市的中心区域落户众望所归,它将让人们看到,在6000年前,让人类可以主动开拓河湖水源之外的重大发明——水井,5000多年前,让生产力得以跨越性发展里程碑式的创新——石犁,被郭沫若引述在《中国史稿》上的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统统出自上海。历史的组成真实而严谨,它的遗物也许不如经过加工的艺术品那般拥有美好的视觉感受,通过人文阐发解释又容易显得枯燥,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就更需要把这些遗留变成有温度的,有感受,有穿透力的场景,这些都是在10月开幕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可以期待的。
原标题:【我在现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年内落户南京西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