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上点”的媒体改革释放新活力 上海持续推行媒体改革

作者:田雨霖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4-25 08:21:08
分享

时间倒回五年前,才习惯于用微博的人们,还没有“玩转”微信朋友圈,也很少有人开设“公众号”。“社交媒体”的影响刚刚萌芽,大多数人还不知“自媒体”为何物,能用的APP也不多。作为传统媒介的报纸、广播、电视台,已经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生存压力,但未必能想到改变会像后来那般不可抵挡。

五年之后,互联网和新媒体已经深刻改变世界,亦颠覆了传统媒介格局。对传统主流媒体而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生存、发展,改革成为一条必由之路。而一切改革围绕的目标,又是媒体始终不变的追求: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变与不变之间,上海主流媒体走过五年改革之路。这场以“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标志的改革,被视作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版图中的重要一块。而主流媒体以一种新姿态、新方式进行的内容生产,又在潜移默化间参与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踩上点

2017年2月3日,丁酉新春上班第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前往上海报业集团解放日报社上观新闻、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和澎湃新闻,调研媒体改革进展。

他强调,上海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发展,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始终坚持生产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传播正能量;要保持改革的定力,进一步加快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努力建设新型、现代的主流媒体集团。

对上海的媒体人来说,新春伊始就迎来市委书记,并不算新鲜事——2016年,新春上班第二天,韩正同样来到解放日报社,就媒体改革开展深度调研。而从2013年开始,市委主要领导每年都不止一次造访媒体,探班“深度融合、整体转型”。

而持续至今、仍在途中的媒体改革,亦是在上海市委的直接领导和推动下进行。

早在2013年,上海市委已将媒体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当时,不少习惯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媒体人,都被要求思考这样的问题:当我们的听众早已跑到另一间屋子里去了,我们还能安坐在这间屋子里侃侃而谈吗?

很多人意识到,在互联网新媒体加速发展的趋势中,主流媒体起先并没有踩上点。下转◆5版(上接第1版)而努力进入互联网舆论主阵地,以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方式踩上这个“点”,是传统主流媒体无以回避的任务。

2013年10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宣布合并,组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三大报社恢复独立法人建制。半年后,原先的“大文广”和“小文广”也全面整合,组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两场重量级改革,在全国范围都形成了不小震动,其目的正是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活力激发,为“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开辟道路,并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现代主流媒体集团”。

“不进则汰、慢进则退,惟有改革创新才能开创新局面。”这一观念,在媒体改革中被反复强调。亦是有了这样的意识,在两声大的“发令枪”打响之后,涵盖内容生产、管理体制、人才引进、资本运作等各方面的诸多改革密集推出,其中不少甚至突破了几十年来的惯例。而在受众眼里,最直观的变化,是出现了数个从传统主流媒体“迭代”而来,兼有传统主流色彩和互联网特质的新媒体产品,并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全新的“主流传播”。

互联网+主旋律

2016年3月1日,解放日报在全国党报和上海主流媒体中先行一步,在采编组织架构、流程上启动了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革,将全部采访力量转入新媒体产品“上观新闻”,同时向解放日报供稿。

此前,被喻为“党报新媒体自贸区”的上观新闻,已经以“上海观察”的名字运营了两年,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用户。打造这个“自贸区”,是上海市委领导对解放日报试点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目标是实现互联网时代市委机关报的整体转型——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占领主阵地。

与此同时,脱胎于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则凭借在独家原创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滚动直播等方面的优势,上线后迅速进入全国移动新闻客户端第一阵营。

而文汇报、新民晚报两张老牌报纸,亦根据各自特色先后推出了“文汇”和“新民邻声”两个移动客户端,在互联网上继续打造“人文大报”和“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尝试。

“自我循环不是话语权、人云亦云不是话语权、自说自话不是话语权。真正的话语权是能够传播和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中华文化、夯实核心价值观。”五年来,这样的观念在上海主流媒体中不断深入人心。在上海报业集团,陆续推出的媒体融合探索,亦让主流媒体尝到甜头。

在解放日报,新“上观”推出后实行的融媒体采编、一体化运作新机制,让党报主流声音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影响力、引导力都得到了提升,转型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一篇阅读量“10万+”的稿件;文汇报人也感到欣喜:那些严肃的国际新闻报道、那些令人动容的暖闻,获得最高的点击量;有温度、有深度、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好文章,成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阵地的核心竞争力。

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的新探索,亦让传统新闻人有了“插上翅膀”的感受。

2016年,热播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现象级”作品。某种程度上,它是观察上海媒体改革方向的一面有趣的镜子——这是一部传统电视人历时整整两年精心打磨的“扛鼎之作”,在网络视频热潮大起、“快消”模式兴盛的时候,它却反其道而行之。但另一方面,这部片子的一炮走红,却又借助了互联网平台的威力。颇具“工匠精神”的作品,得到了“爆炸式”传播,这让电视人深感“互联网+电视”的无尽潜力。

与国内近百家广播电台进行战略合作,集合13000档广播音频节目的广播新媒体阿基米德,也已为广播人实现了从“电波”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场。种种融合尝试,均使得主流媒体在坚持“内容为王”时,有了更通畅的渠道、十足的底气。

“人的转变”

“导向为先、内容为王、受众为本、采编为宝”,这16个字,是上海媒体改革的一条始终遵循。任何改革,“人”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核心是人的转变。上海市委领导多次强调,改革创新要依靠一支强有力的媒体人才队伍,要真正结合好发挥好各年龄段媒体人才的不同优势,从而释放出更大的改革创新能量。这五年的媒体改革,始终包含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制度的改革。

“职务序列”如今是沪上媒体人熟悉的新概念。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经由市委深改组审议通过,业已全面施行。职务序列共有十级,为记者编辑提供了专业技术方面的上升通道。

同时深化推出的“首席”制度,则旨在发挥采编人员骨干的“球星”作用,旨在出人才、出精品。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改革后的首席岗位聘任取消了过去的任职年限、技术职称等等“硬门槛”,只看一条——业绩。三大报社选聘的首席人员中,有年近六旬的“新闻老兵”,也有刚满30岁的青年记者。

而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等,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同样迎来大幅度创新,按照新的业务流程调整部门设置、人员配备;同时通过考核激励举措优化,大胆引进新的激励方式,真正重视培养全媒体人才。东方广播中心的“栋梁计划”,东方网的“人才红名单”,都强化激励政策集中向内容和技术部门倾斜,稳定了一批讲忠诚、能敬业、有能力的一线采编员工。

人的活力,是改革持续推行的动力。有“优劳优得”的导向,方能不断增强新闻队伍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

在互联网作用下,这五年的新闻业,面临着空前的外部冲击和转型压力;自媒体平台上,针对新闻人能否坚守的争论,亦持续不断。但在上海的主流媒体,很少有人谈论纸媒消亡论、前景渺茫论,记者编辑们多以高涨热情研究融合报道的方法,探索互联网的传播规律。

在变革的挑战前,媒体人不讳言困难,但更不轻易放弃。持续不断的融合转型改革,让大家始终明确一个共识——激活生产力,激发创造力。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