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市悠悠:有的在坚守 有的在革新

作者:黄尖尖 通讯员刘艺 严佳婧 来源:解放日报
2017-04-24 04:56:38
分享

原标题:书市悠悠:从购书场所到交流平台

上海书市悠悠:有的在坚守 有的在革新

上海书市悠悠:有的在坚守 有的在革新

图片说明:吾同书局

上海书市悠悠:有的在坚守 有的在革新

  图片说明:文庙书市

东方网4月24日消息: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透过书店,可以检验一个城市的读书氛围和阅读量,看出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在这里,书店、旧书市集、出版社,所有生产流通书籍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人与书的故事。即便随着电子阅读兴起、消费主义文化时代的到来,这里的书市仍旧保持着一份热度,它们有的在坚守,有的在革新。

体验

隐于繁华中的宁静书屋

吾同书局所在的华宝楼,就在方浜中路和三牌楼路的丁字路口。由于深入上海老城厢腹地,这个路口常年游人如织,导游的高音喇叭混杂着市井的喧嚣。

昨天正式开业的大隐精舍,位于车流不息的重庆南路上,在黄浦区文化馆内。精舍,是古人讲学的文化空间。取名“大隐精舍”,意在表明书局除了传递学问以外,还是一个让人们沟通交流,传播传统文化的精神空间。

吾同书局、大隐精舍,仿佛两座隐于繁华中的宁静书屋。纵然窗外车水马龙,在这里总能在书香、咖啡香、手创体验中,寻到一片宁静。

吾同书局

“体验”是最大的创意来源

走到柜台前询问一个叫“02”的人,店员听完后心领神会地走开,几分钟后,一个穿着素色长裙的长发女孩出现在眼前,她就是“02”,吾同书局的创始人之一肖红玲。

先生林锡然是01,肖红玲是02。2014年,同为同济大学毕业生的林锡然、肖红玲夫妇在豫园开了一家手工体验店,取名为“手工大师”,为顾客提供皮具、木艺、布艺等文创品的手工制作体验。后来豫园商城开始转型,复兴老城厢的文化,而书店是主要的载体。2015年,在豫园商城的创新碰撞下,“手工大师”也开始了转型,成为豫园唯一的一家书局。

“吾同”,对广大爱书之人是“我们为同道中人”之意,但也因书局的创始人、合伙人和设计师全部毕业于同济大学,“吾同”二字又隐藏了“我们同济”的意思。或许是对这个时代的某种隐喻,在这个文化速食化、商业发达的都市文明中,竟是被认为“技术流”的同济学生,投身了书局这一传统而冒险的文化事业。

“身处在老城厢,书局带着天然的历史感,但也要有所创新,在古朴中尽量营造出年轻感,吸引更多年轻人。”青灰色的钢架结构,原木的家具,中国传统园林的廊道、轩榭、白墙、石头墩子,处处透着江南园林的气息,而店内简洁明快的线条设计,又充满了现代感。肖红玲发现,书店经过这样的设计改造后,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的人都喜欢在此停留,人们惊喜于在传统的商业旅游区里,在古典的建筑群落包围中,有一个这样闹中取静的地方。

吾同书局的经营理念在于“体验”。作为书店,吾同书局的目标不是让客人把书买走,而是让客人留下来阅读。游走在书架之间,没有一本书是用塑料纸封起来的,每本都用半透明的磨砂建筑图纸包好书皮,就像自家收藏的书籍一样。随手挑起一本,在店里选个角落坐下,就能读上半天。

沿着“文艺长廊”,辟出了8个不同风格的主题书房。“哲学与美学书房”里,白色调的书架、简洁的线条,让人忍不住在此“思考人生”;在“传统生活馆”里驻足,习得古人插花、办园林家宴的技艺;“南怀瑾的主题书房”,用传统的中国红和书法字画布置,据悉这里收藏着上海最全的南怀瑾作品;来豫园的游客可以在“旅游书屋”里寻找到游玩江南的最佳路线;而透过“海派书屋”那些充满“上海腔调”的海派文化书籍,人们还可以邂逅民国时期的上海文学家与才子佳人……

由于所处位置特殊,吾同书局的书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这些书的背后,有一名特殊的“选书人”。他是曾策划出版《文化苦旅》、《郎平自传》的著名出版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国伟。作为书局的合伙人,吾同书局所有的书都是由他挑选并引进的。

“3分钟做一个书签,10分钟做一个香囊,30分钟做一个本子,10小时看一本书,5小时做一个钱包,20小时做一个挎包,1个月养成一个习惯,10年做一番事业,20年养大一个小孩,50年成就一段金婚,70年租一个房子,100年变成一堆灰土。”这是林锡然的感悟,书写在一幅白色幕墙上,绕过它就进入了手工体验区。书局延续了过去“手工大师”的传统,用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的方式,划分出布艺、木艺、皮艺、纸艺等几个手工体验区,从选料、打版,到制作成品,全部由客人自己完成,现场有十多名专业老师教学,店里所卖小工艺品也都是纯手工制作。

大隐精舍

能让人逗留一整天的地方

去年4月,大隐书局开在了充满历史感的武康大楼里,繁忙的淮海路上从此多了一个供人静心思考、修身的阅读空间。距离第一家大隐书局的开业已经历一个严冬酷暑,位于黄浦区文化馆的第一家大隐精舍昨天正式开幕。这里的大隐精舍是由大隐书局与黄浦区文化局合作创办。

走进大隐精舍,一阵禅意扑面而来。厚实的木质桌椅、精致的茶具器皿、古色古香的特色版画与藏书票,配合汉唐风浓郁的装修设计,让人仿佛回到唐宋文人的时代。身居闹市,一墙之隔,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十来个独立的房间,有的是纯粹的阅览室,有的会用来办讲座、办活动。房间没有编号,只有词牌名来命名,青玉案、醉花阴、天净沙……来这里的人们,挑上一本书,点上一壶茶,就能在阅览室席地而坐一个下午。各种文化小活动在这里不定期地上演。书局门口,每天放学后,大人带着孩子在门前等公交车,间隙也会走进书店,翻开一本书……

“大隐书局开业后不久,我就开始思考,大隐不仅仅可作为一个书店,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思考、对话、交流的文化空间。”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决定,在“大隐”旗下打造两个品牌:大隐书局和大隐精舍。“书局的规模比较小,在500平方米以下,而精舍更大,能达到1000平方米。”

全新的大隐精舍,在沿袭原有书局的阅读空间基础上,引入了艺术展览、文化讲座、剧场演出和品茶空间等五大功能。书院,是一个授业传道的读书空间;剧场,上演各种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会;学堂,为市民提供国学、国画、古琴、书法、花艺的学习场所;茶家,是品茶和传授中国茶文化的活动空间;而艺廊,则为中国绘画、器物等提供一个艺术展演平台。作为大隐精舍开幕后的第一批艺术展览,画家王大志的“微尘凡花”绘画展览,将从即日起延续到5月14日;台湾“舞蹈王子”李伟淳将在4月25日晚在大隐精舍与读者“以舞会友”。

“如果要说初心,那么我们的初心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刘军说,一方书店虽小,亦可点亮城市的精神,为中国文化传灯。

坚守

怀旧风“吹”起,旧书市场回暖

小人书、香烟牌子、三国演义,太久没去文庙,小时候淘回来的宝贝早已不知身居何处,而文庙却还在那里。“每周日,一场以旧书古籍为主的盛宴,从黑漆漆的凌晨拉开帷幕。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唤做‘鬼市开幕’也来得贴切,摊主挑着台灯,顾客一目十行,考眼力的时候到了。”曾到过文庙旧书会的人如此描述。自1986年起,一周一会的文庙旧书市场,是上海最重要的旧书集散中心,曾一度占据上海书刊批发市场将近九成份额。沿着棂星门进入文庙,翻开了一个旧书市集的故事。

“不知道文庙

肯定不是卖旧书的”

把一元钱放进售票窗口,售票员很快将一张粉红色的小纸片递出,并指了指棂星门。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比肩,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

如今的旧书市场设立在大成殿的前方,摊主在大院四周的屋檐下摆放自己的书籍,而另一些摊主则直接将书籍摆放在院子的中央。“以前的书摊从棂星门入口处一直摆到大成殿的门口,院子里、回廊上,几乎被一个挨着一个的书摊占满了。人挤人,好像连脚也没地方放。”赵维明是文庙管理处服务管理部主任,每个星期天早上7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棂星门,风雨不改。

说起旧书市场“红红火火”的那个年代,作为见证者的赵维明自有发言权:“2001年到2002年左右,旧书市场的客流量可以达到8000至9000人,250个摊位供不应求。”

文庙旧书市场的建立,与著名的巴黎塞纳河边“十里书市”有着一定渊源。“那是1993年,上海市民提议开办一个像法国塞纳河边书市一样的旧书集市,当时的南市区文化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经过筹备,便建成了‘上海文庙旧书集市’,定为每周日开放。”自此之后,旧书市场渐趋火热。“最早的摊位都是用粉笔画出来的,大夏天,满腹经纶的读书人赤膊蹲在地上根本顾不上擦汗。”赵维明说,那时全国只要干旧书生意的,不管有没有来过文庙,肯定都知道它的存在。

如今走在文庙书市,昔日的红火已归于平静,只留下90个摊位,每半年收取租金,但都是固定商户,基本没有人主动退出。近两年,怀旧风再次“吹”起,旧书市场也有所回暖。“如今每到早上7点半两扇门一打开,大包小包黄鱼车‘哗’冲进来。买书人就喜欢这种氛围,每个礼拜花一块钱,即便不买书也来逛逛,找老朋友聊聊天。”当了十几年管理员的赵维明,也从“不大爱看书”转变为“经常看书”了。

会老朋友,聊聊书

是最大乐趣

几年前,许泽章关掉了此前开的私人实体书店,转到文庙书市来摆摊。

许泽章的摊位并不大,和隔壁吴师傅满满当当的三轮车相比较,他每次只带零星几本书,但是只要和他交上朋友,提前告诉他书名、出版社、具体要求,任何书他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寻出来。

在许泽章的书摊上,一本标价为480元的《中国动物生活图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数量的多少和版本的稀缺决定了旧书的价格。”许泽章表示,一般民国时期的旧书已经开价150到200元左右,而这本貌似普通的《中国动物生活图说》价格翻上三倍,主要是因为它有版权页的书票,就连阅书无数的许泽章也是第一次看到。“这张版权票的所有者就是作者冯志鹏本人。”许泽章告诉记者,冯志鹏的作品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同样是写动物,他的描述更带有文学色彩,否则也不值这个价。

明年就将迈入古稀之年的许泽章,家中藏有的15000册旧书,早已堆积至天花板。“我有书瘾,一辈子的钱都花在这上面了,文庙就是‘对我路子’,每个礼拜在这里会会老朋友,聊聊书,就是我最大的乐趣。”

一本好书

“品相”“品位”都要好

从1986年旧书市场刚开铺时就来淘书的吴福康,是这里的熟面孔。他形容自己对书籍是“如饥似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的这句名言成了他的真实写照。

吴福康兴趣广泛,书多成灾的他很受卖书人的欢迎,原因是他“不爱讨价还价”。“很多书都是其作者一生智慧的结晶,而我花十几块,用几天时间就能体会别人一辈子的东西,非常值得。”

吴福康对书的痴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是从连环画入门的,那时候我还不太识字,就拜托当图书管理员的父亲带些书回家给我看,长大后我就自己去新华书店买连环画。”每周都会来旧书市场逛一逛的吴福康向记者展示了他当天的收获——两本画册,共40元。“这本《上海和西藏风光人文摄影展》并非纯粹拍建筑,而是从人文的角度拍出了照片里的故事,回去我还要慢慢品味。”

吴福康常听旁人抱怨说淘不到好书,他认为“那是没有眼光”。“只要你有兴趣,就能看到好书。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书就是千里马,而你就要做伯乐。”如今淘书越来越“精”的吴福康总结,一本好书,就是“品相”“品位”都要好。“好多人喜欢收藏旧书,追求民国版、清朝版,但是如果这本书没有实用价值,我也不会将它收藏在家里。”

创新

老地标因创新重焕活力

福州路、绍兴路,一条林立着大大小小的知名书店,一条是大牌出版社的集聚地,都是上海两条独具文化气息的老地标。时代在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改变,老街没有故步自封,也在因势而变;陕西南路同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老街,在一处弄堂深处,由年轻白领倡导的新型公益书市,正传播着“循环阅读”的新理念,为陕西南路注入更多年轻的文化活力。

出版业老街变身“革新之路”

绍兴路,是一条聚集了众多中国早期出版社的马路:上海新闻出版局、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音像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这些出版社见证了纸媒的兴衰和时代的更迭,而如今随着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改变,老出版社也开始了革新之路。

近日,都市青年们的通勤路上和床头案几边,又多了一种除电子阅读以外的全新阅读可能——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小文艺·口袋文库”,一套涵盖小说、社科随笔、传记等多种文学体裁的轻便丛书。在短篇集和长篇主导图书出版市场的当下,作为中国文学特有的中篇作品却很少进入读者的视野,为此,上海文艺出版社独辟蹊径,主动寻找那些失落在时代里的中篇文学遗珠,作为小文艺口袋本的第一批作品奉献给读者。

去年,一本名曲配乐有声版的《彼得兔和他的朋友们》面世,共包含23个彼得兔故事。在优美的音乐熏陶中,这只在世界儿童文学里最著名、最顽皮、最讨人喜欢的兔子,蹦蹦跳跳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童年。作为较早成立的专业音乐出版机构,上海音乐出版社60年来推出各类图书6000余册,音像、电子和数字出版物3000余种。但这个音乐出版界的“大佬”,并没有止步不前。高品质配乐朗读版童书,是上海音乐出版社与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一套新产品,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

“中华第一文化街”上吹新风

福州路被誉为“中华文化第一街”。从1864年伦敦会创办的上海最早的西方文化出版机构墨海书馆迁至麦家圈起,福州路渐渐沾染上文化的气息。1916年,中华书局总店搬迁至福州路河南路转角,此后陆续有众多出版机构选址福州路,1931年大东书局迁入福州路310号,1932年世界书局迁入福州路390号,福州路形成全中国图书出版业与交易的中心。

百新书店,可谓福州路上的“老字号”。1912年,徐鹤龄在福州路创立了百新书店;100多年后的今天,经过调整后的百新书店,文化吸引力被重新唤醒,特别吸引年轻人走进书店。

如今,走进百新书店,进门右手边是介绍书店100多年历史的简介墙,各类品牌文具和文创产品是书店的主角,被分隔在不同区域。“百新书店以一个集文学、美学、休闲为一体的生活延展空间让人耳目一新。”书店负责人张岚这样说。欧洲最古老造纸厂纸张、日本国民级文具品牌、德国工艺的工匠心、中国原创设计领航者,百新集结了富有创意的文化用品品种,不止书写、不止绘画、不止办公。

不少在大书店里转得晕头转向的年轻人,独爱百新书店的风格。原来,百新书店为“拆书帮”提供了活动场地。所谓“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让人摆脱读不懂、记不住的魔咒,变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为以阅读者自己为中心的学习。“拆书正在变成一种流行的方式,因为现代人还是需要互动,我们提供一个从虚拟世界走到现实的场所,这是如何让实体书店回暖需要深思的地方。”张岚说。

老弄堂内的新型公益书市

在陕西南路的一条弄堂里,龚海和Sissi共同创立的公益书市“书in空间”打出了“让读书变得有趣,让写作变得简单”的口号。

走进在弄堂里安了家的“书in空间”,书架上,茶几上,甚至是地上摆放的储物箱里,都是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小说、绘本、外文图书,分门别类地整理摆放,让人真正感觉到这是一个属于书的小天地。“‘书in空间’倡导循环阅读的理念。”龚海解释道,我们空间是一个公益性的阅读场所。这些书籍几乎全部都来自其他人的捐赠。所谓的循环阅读,其实也是一种分享。我们目前接受的书籍以中、英、法文书籍为主。只要花上十元,你就可以从我们这里带走任何一本你感兴趣的书。读完了,你也可以把这些书送回来,给下一个阅读者阅读。

仅仅是借阅,似乎还不足以满足读者们交流的需求。“书in空间”目前每周都会举办两到三场的读书会。大部分都是读者们自己发起、自己组织,由“书in空间”提供场地和一定的流程支持。这片读书空间甚至吸引到了海外读友的热爱。

环绕在各种名人故居、作家旧宅的地理环境中,同时也面对最繁华的中心城区的生活节奏,“书in空间”也希望可以与街道社区做更多公益。“心疼上班族一万点”就是空间为了解决周边白领用餐难,方便他们午间休息的一个公益项目:给空间捐书,就可以换取午饭。“未来我们希望能把捐赠书籍和交换闲置书的活动带到社区和居民中间。”龚海说。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