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汽车尺寸工程专家:游刃于汽车尺寸之间的“攻城狮”

作者:赵思宇 来源:东方网
2017-04-24 00:45:40
分享

原标题:游刃于汽车尺寸之间的“攻城狮”

泛亚汽车尺寸工程专家:游刃于汽车尺寸之间的“攻城狮”

东方网4月24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外观、品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车身精度体现着汽车企业的制造水平,而尺寸工程则是不断打磨精度、控制产品的重要因素。

17年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胡敏一直奋战在尺寸工程领域,实现了国内尺寸工程的从无到有,从简到精的突破。随着不断参与各大项目以及学习积累,她成长为通用汽车体系在中国最早一批尺寸专家,指导制定了多项开发流程,成为国内车辆尺寸工程领域内的技术带头人。

身体力行填补行业空白

2000年,胡敏从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进入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经过17年的锤炼,逐步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公司专家级工程师。

胡敏所从事的汽车尺寸工程工作,与上下游业务的配合度要求极高,关系着汽车设计、质量及四大工艺,在满足成本等要求的同时,还要与其他系统性能实现平衡,决定着车辆的制造水平。“零件是不是严丝合缝,门板间的缝隙是不是让人觉得舒服……”她举例说,平时打交道的无数个尺寸数据,是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却直接决定着人对汽车品质的感受。“一个车型所涉及的尺寸数据,能达到成千上万。”胡敏介绍,就拿“白车身”来讲,作为汽车最大的一个零件,至少有30多页的图纸,里面全部记录着这个“大铁皮”的各种尺寸公差信息。十几年来,她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数字非常敏感,汽车的每个部位,尺寸误差在多少,基本上是脱口而出。然而这个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

胡敏回忆说,刚进公司时,尺寸工程在国内尚属空白领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住在浦东金桥的她,每周末都要换乘3部公交车,来回花上4、5个小时,只为到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半年泡图书馆的经历,让她啃了不少英文资料,积累了很多专业知识。

“那个时代,台式电脑并不普及。公司里很多人共用一台工作站(即一台性能、配置较高的电脑),很多时候都要手画图纸。”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胡敏参与完成了进公司后的第一个项目———赛欧国产化。当时开发流程、规范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案例,从绘制图纸到产品研发出来,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项目完成后,在公司的支持下,胡敏于2001年到北美参加3个多月的尺寸工程培训。期间,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迅速提升着技术和能力。“国外汽车公司的尺寸工程部门,具备完整的尺寸工程体系,光研发人员就有100多个。我们公司只有我一个人从事这个领域。”胡敏了解到,国外尺寸工程由10多个环节构成,而自己做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环节中的一小部分。看到差距之后,也让她下定决心,要在尺寸工程这条路上执着前行。此后,她参与指导制定出多项开发流程,弥补着国内尺寸工程研发体系和流程规范中的空白。

制造出来更要打磨精准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泛亚所承接的车型开发项目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赛欧国产化项目,后来又有了凯越、君越等车型的开发。胡敏说,技术开发也是需要市场支持。车卖得好,会给开发人员很大鼓励。十几年前,轿车刚进入家庭时,一个月能卖几千量已经不错了。如今,由泛亚设计开发的畅销车型每个月能卖3、4万辆。一个整车厂一个月就有十几万辆的销售量。汽车行业惊人的发展速度也不断给她的工作带来挑战。

如今胡敏也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尺寸开发团队里20多位年轻工程师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以前都是一个项目结束了,再进行下一个。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开发节奏快了很多。每个工程师手上都有2、3个项目在同时进行。”今年泛亚有30几个车型正在开发中,胡敏每个项目都要参与。不仅需要对开发的过程非常熟悉,保证每个项目交付的质量;又要承担带教的任务,参与每个项目的工程师工作的监督评审。

“把零件制造出来、装到位,看似完成任务了,但是制造的产品是不是精准呢?”胡敏说,现在带领团队致力于“正向开发”,从已经投产的项目着手,厘清问题解决的思路,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项目问题的同时,引领团队思考如何在产品开发前期预防问题的发生,从而建立品质车的正向开发流程,在开发全过程中实现产品的卓越品质。

凭借在岗位上的辛勤耕耘,不断创新追求高标准,胡敏在2016年获得上海市“优秀科技带头人”项目资助。该项目正是瞄准智能制造战略实施下,由“开环检测”向“闭环控制”的转变机会,力求通过未来3年的研究,形成以汽车产品质量数据驱动的精致化尺寸开发方法,进一步提升尺寸产品开发的数字化、精致化水平。她还先后获得过上海市劳模、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五项市级科技类奖项。

用小目标“保鲜”职业兴趣

常有人会问胡敏,长期跟数字打交道,会不会枯燥,会不会有了强迫症?比如,生活中看到瓷砖间的缝隙太大能忍受吗?她却笑答到,自己只是会“强迫”关注竞争车型的尺寸差异,带给客户的不同感受。看到品质好的车,胡敏都忍不住会随手拍一张照片,回来给大家传看分析。正是出于这样的职业敏感度,她不轻易放弃每个能够检验开发成效的机会。

君越车型曾经历历时2年的大改型,在2006年面市。一个周末,胡敏正巧遇到路边停着一辆新君越,男车主在擦车。她忍不住几步冲上前去,“你现在开这款车的感觉怎么样?外观如何,细节怎么样?”被她连珠炮般地一番发问,男车主先是愣住了,后来才徐徐说道,这款车感觉上比以前精细多了……事实上,为了实现该车型从粗犷向精致发展,公司的改进方案投资了几千万,客户的反馈最能检验效果。“当时听到这话,心里成就感满满的,无比开心。”胡敏说,前一段时间,在小区里突然发现邻居换了新英朗车型。自己又忍不住主动找上门去问新车驾驶感觉如何……为了得到用户最真实的反馈,校正开发工作,胡敏收起羞涩,勇往直前。

同事间也流传着关于她被称作“攻城狮”的笑谈。“在开发时,我们要像狮子一样,抱着攻克城池的决心,把问题攻破。”她说,一方面这个谐音给紧张的工作增添了一些乐趣,另外,也在精神上鼓励大家,不要畏惧困难,只要有毅力一定能解决。

常年与标尺图纸相伴,每日琢磨那些数字,常人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可胡敏却乐在其中。她告诉记者,长期“保鲜”职业兴趣的关键,就是不断瞄准新的方向,确定一系列的小目标。“每半年就要查阅相关行业的文献,预测行业趋势,学习国际领先成果。并思索着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率和质量。”胡敏觉得,在每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点子冒出来,都能给工作注入新鲜感。

与此同时,胡敏很注重团队成长,毫无保留地带教、指导学生。还建立了尺寸工程师培训模型及知识体系,并担任上海通用培训部及上汽培训中心兼职老师。她也是DEET(泛亚设计工程专家团队)的发起人,和团队成员一起搭建起一个设计师与工程师充分沟通和探讨的平台,为项目的顺利开发探索新的协作方式。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