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0后”职业农民:把种地看作创业这些主动回归土地的年轻人认为“选择一条鲜有人走的路反而更容易成功”
图片说明:孙鹏和他的草莓大棚。资料照片
天不太冷的时候,孙鹏总是穿一条蓝色牛仔裤,一件黑色短款机车皮衣,穿梭在奉贤区金汇镇的田间地头。他在那里种了十几个草莓大棚,每天都要弯下腰来跟土地打交道,浇水、施肥、杀虫害,活脱一个职业农民。
在奉贤,像孙鹏这样的“80后”职业农民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出。这个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多样化的职业选择赋予了人们离开土地的机会。
不过,这些主动回归土地的年轻人也有他们自己的道理。“选择一条鲜有人走的路反而更容易成功”。与老一辈不同,他们把“农民”当成职业,把种地当成创业。他们想做土地上的试验者,而不是被动的依赖者。
不计回报的实验者
1988年出生的孙鹏是西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三年前决定回乡种草莓时,他甚至还不知道草莓苗子长什么样。如今,他包下了30亩地,一面种草莓,一面种水稻。
孙鹏说,种草莓就像玩游戏打怪。“草莓会生病、生虫,甚至会死。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
孙鹏种的草莓相比许多市售的品种,颜值似乎差一些,产量也更低。不过,这并非因为种植技术不成熟,而是孙鹏的“任性而为”。“我想试试不打农药的情况下,能种出什么样的草莓。"孙鹏说,农药并不“可怕”,严格遵照安全期来使用农药,草莓入口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不过,草莓的口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三年来,他在大棚里试验尽可能少地使用农药,个别大棚甚至完全不用农药。“种出来的草莓外观和产量都比不过別人,但味道更接近草莓原有的果香。”受到产量制约,孙鹏的草莓园直到今年才刚刚收回成本。
与绝大多数恪守传统种植规律的草莓种植户不同,孙鹏更像一个不计回报的实验者。“我尝试过在不同的大棚里放置不同颜色的粘虫板,观察它们各自的效果;还尝试过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下育苗,看能不能自主培育出优质的草莓苗。”孙鹏说,他志不在经营草莓园,不看一时的回报,而是想在育苗和种植方法上不断突破,“探索更美味的草莓。”
六七成蔬菜网络售出
拖拉机驾驶证、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算起来,朱建华也是种菜界的考证大户。两年前,朱建华关掉自己的木器厂,接手了父亲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了一名职业菜农。为了更好地管理这280余亩菜地,朱建华接连报了好几个农机操作学习班,并考出了多个农机驾驶证。
不过,种了一辈子田的父亲并不认同。“他觉得我这么做是偷懒,农业不该走机械化的路子。”朱建华说,老一辈菜农不相信科学,只相信经验。
如今,朱建华的农场里停着好几辆大型农机。朱建华用他们播种、收割、施肥,省出了人工成本,产量却只增不减。“老一辈种菜是靠天吃饭。气候好,产量就高。气候不佳也只能自认倒霉。”朱建华接手后,将其中100余亩露天土地变为大棚种植,“不再完全依赖自然环境,而是通过人为调节温度、湿度,让植物有序生长。”
从五谷不分的小伙儿到事必躬亲的农事专家,朱建华用了两年时间。这两年里,朱建华不仅变更了菜田里传统的劳作模式,还建立起了全新的成品蔬菜销售渠道。“小时候,我常见到菜贩子挑着扁担来菜地里收菜。赶上行情不好的时候,地里的菜只能低价出清,还免不了有成片的菜烂在地里。”朱建华说。接手菜地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通过线上渠道找销路。
如今,合作社里六七成蔬菜都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出去,“再没有一棵菜烂在地里了。这是父亲想都不敢想的。”
推荐